您当前位置:苏州天池山景区 >> 游记攻略 >> 游记欣赏 >> 浏览文章

苏州天池花山景区这个遗址被称为“苏州圆明园”

时间:2017年10月12日 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:

苏州天池花山景区这个遗址被称为“苏州圆明园”


天池花山是国家4A级景区,位于苏州市木渎镇藏书西北,东与龙池白马涧景区相连,其林木之幽、岩石之奇、名泉之众、人文之深,是苏州山林名胜中最具原始韵味的桃源仙境。天池花山景区为二山合璧而成,西称天池,东呼花山,山之巅有莲花峰。老子《枕中记》云:“吴西界有花山可以度难”。明末清初文人归庄说:“花山固吴中第一名山,盖地僻于虎丘,石奇与天平,登眺之胜,不减邓尉诸山。”千百年来,诸如禅学宗师支遁、敏膺、晓青,文人隐士赵宧光、王芥庵、朱白民、李根源,帝王卿相康熙、乾隆、申时行、文震孟、姚希孟、熊开元等相继留下了足迹,为花山积淀下了深厚的人文底蕴。至今,花山仍完好保留了质朴的山林野趣和丰厚文化遗存,成为现代人远离烦嚣、修禅悟道的心灵归宿。


苏州天池花山景区这个遗址被称为“苏州圆明园”


翠岩寺旁通往天池山的御道上,有一座天梯般的石级,号称“五十三参”,“五十三参”取自佛经善财童子“五十三参,参参见佛”之说,康熙二十八年(公园1689年),康熙皇帝欲驾幸花山登莲花峰,苏州府台接旨急告翠岩寺方丈晓青,要辟捷径登山通道。寺内连夜由和尚百人,在整块崖石上凿出五十三个台阶。登石梯时,会发出叮咚音响,成为花山一大景观。次日,康熙帝舍舟坐轿,来到花山,与翠岩寺主持晓青和尚问答笔和,诗词酬唱,优渥极宠,赐:"翠岩寺"额,以“高云”赐禅师晓青,以“香域”赐敏膺。康熙还以《香域赐华山敏膺》为题作诗云:“香焚沉水圣皇前,感得宸毫宠贲宣。价重一铢因慧力,坚持五分在心燃。栴檀馥郁鸣威凤,兰麝氤氲降洞仙。信手拈将供释座,愿祈圣寿万斯年。”康熙帝曾作诗令敏膺和,他便写了《恭和御制诗二十首》,其中有“一朝恩宠遇,万古盛名侵”之句。之后,康熙帝对翠岩寺极有好感,命将宝鼎瓶盒等御赐之物永留寺中。一时花山名声大振。至今寺遗迹旁还立有康熙、乾隆咏花山的石碑两块,弥足珍贵。


苏州天池花山景区这个遗址被称为“苏州圆明园”


花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胜地,自东晋支遁(314年-366年)来此开山,历有名僧高士就隐超然世外。山上有翠岩寺,始建于晋代。尚留下遗迹的寺庙遗址,资料显示与天池山寂鉴寺同时代建造,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。自元代以来,许多高僧大德曾经在此设立道场。元代有师梵、明代有麓亭、雪良、憨山、中孚、咸然、巢松等等。清代更有汰如、苍雪在此道经说法,轮流主讲《华严疏钞》,一岁两期,名公巨卿,诗人墨客,无不皆来于此。


苏州天池花山景区这个遗址被称为“苏州圆明园”


翠岩寺遗址位于苏州花山自然风景区内,清康熙二十八年(1689)早春,康熙帝南巡,舍舟坐轿,到花山,与花山寺住持晓青和尚问答笔和,诗词酬唱,赐“翠岩寺”额,一时花山名声大噪。可惜大殿毁于“文革”,现仅存残柱石柱、石门槛与石台阶,被誉为“苏州圆明园”。凋零散落的地砖、陈旧古朴的柱石墩,虽经悠久岁月的流逝与风化,莲花浮雕仍隐约可见。在荒芜的杂草树丛中,呈现出当年十分雄伟的大殿气势。现华山翠岩寺为民国总理李根源所题。


苏州天池花山景区这个遗址被称为“苏州圆明园”


翠岩寺原有建筑与当今寂鉴寺相同,石柱、石屋、石鼎,均采自本山。大殿更建造于南宋,独特建筑,屈指可数。然而,可惜在文革期间全部被毁,现在仅存的石柱几根,古井一口。苍苍凉凉,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清代,是翠岩寺最为鼎盛时期。顺治年间,翠岩寺住持僧鉴作为一代高僧,通晓诗画,精于佛法,声名远播。其弟子敏膺,曾住持白鹤寺、南翔寺,经营院事,做事不遗余力,名声播传遐迩,曾为皇家主持隆恩法席。


苏州天池花山景区这个遗址被称为“苏州圆明园”


翠岩寺为佛教禅宗临济正宗的道场。现有临济正崇三十一、三十二、三十三、三十四、三十五、三十六、三十七、三十八代中兴和尚的塔林,这些禅师塔造型庄严秀美,各不相同,有极高的艺术、建筑、文化价值,花山翠岩寺现存的禅师塔林比较完整,并具有代表性,在国内亦是罕见的。


(来源:苏州媒体圈 作者:李俊锋 )